寶寶會怕生 分離焦慮的安全感累積

每當有客人來訪時,寶寶總是拉著媽媽的衣角躲在身後,不願意跟客人打招呼?我的寶寶好怕生,他總是不肯跟外人接觸,我的孩子如果是這類型那要怎麼辦?


依附關係建立期

寶寶會怕生應該從社會化發展來看起。孩子到了6個月或是8個月之後,會出現特別認父母角色的情形,就會看到寶寶老是要找父母抱,或是老是黏在父母屁股後面,其他的照顧者反而被冷落一旁,其實這就是寶寶正處於要開始建立「依附關係」的階段。而這種「依附關係」會持續到約孩子2、3歲大時,這個階段也是奠定寶寶的人格發展與未來人際社交能力的基礎。


家長要讓孩子適性發展

有些家長並不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發展的重點,以自我的觀點要孩子達到父母提出的規則、規範,當寶寶正在建立依附關係,父母卻強迫他一定要去跟外人接觸,這樣反而可能讓有些孩子在未來出現退縮的狀況。

寶寶發展依附關係時,主要從認知父母的角色開始再衍生到建立與其他人的關係,在關係基礎培養的階段,就不要硬強迫寶寶與第三者產生互動。

依附關係還有另一個說法叫「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也可以說跟寶寶的認知發展有關,除了依附的對象改變之外,這個時期,寶寶對「物體存」這個概念並不了解,當東西或人在他面前消失,就算只是被其他物體遮住,對寶寶而言,物品消失了就是不見。有些家長帶寶寶到保母家或是上幼稚園,為了離開孩子,還跟寶寶玩捉迷藏,這種錯誤的方式,反倒會引起寶寶認知上的模糊,也讓分離焦慮更加嚴重。


分離焦慮的安全感累積

分離焦慮是寶寶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開始會有想要依附他人的情感連結。家長會發現,寶寶這時候變的情緒化且敏感不安,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我們應該要正視寶寶的分離焦慮,用正確的態度與方式陪伴寶寶一起度過這個敏感時期,讓寶寶覺得有人支持、愛護著他。同時,這也是奠定寶寶未來人格與社交發展的階段,必須審慎對待。

1.讓寶寶覺得安心才離開

在必須和寶寶分離的情況下,最好給寶寶一點適應的時間,建議父母先陪伴寶寶,直到他比較放鬆後再離開。當然,如果能預先讓寶寶有心理準備就更好的,如果能早早建立起「預告」與「預先熟悉新事物」的習慣,就能讓寶寶在未來的生活歷程中更為順利。

2.記得和寶寶說再見

父母要記得在分開時與寶寶說「再見」,也是對大人產生信心的基石。即使已經處在焦慮的分離情緒中,也要記得跟寶寶說「再見」,因為這是與寶寶建立信任的好機會,千萬不要偷偷或強硬地與寶寶分開,也不要和寶寶在那上演十八相送、難分難捨的戲碼,如此做只會導致寶寶鬧得更厲害,更無法離開。

3.帶上喜歡的物品

有些寶寶獨愛他自己的玩具,有些寶寶則更依戀自己的小被子。因此,在寶寶與父母短暫分離的時候,不妨讓寶寶帶著這些能為他帶來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可讓寶寶舒服許多。

4.預告回來的時間

父母應該將自己的時間安排說給寶寶聽,讓寶寶瞭解父母親還會再回到他的身邊。當然,父母要盡可能遵守自己對寶寶的承諾,即使真的無法施行,也應該及時讓寶寶瞭解自己的狀況,以免加重寶寶的分離焦慮。

5.玩躲貓貓遊戲

對於年齡較大、已經學習行走的寶寶,父母可和他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遊戲,有助於讓寶寶建立物體恆存的概念,明白東西不見了還可以找到、父母離開還會再回來。

6.玩鬧鐘遊戲

運用遊戲讓寶寶適應分離,可以用鬧鐘計時,從1分鐘開始,慢慢拉長與寶寶分開的時間,讓寶寶逐漸適應分離的情境。


教養態度很重要

寶寶會怕生一方面跟他本身的氣質有絕對的關係之外,家長的教養態度、方式跟孩子整個行為模式有相當大的關聯。當孩子處於分離焦慮期,家人更要以正向的態度去接受孩子的行為,以耐心、愛心去關懷他,而不是覺得寶寶很煩,強迫孩子學習獨立,反倒讓分離焦慮的時間持續,所以有些小朋友甚至到了上幼稚園或是小學時,還是會出現依賴家人的情形。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焦慮的過程,差別只在各別出現的時間都不盡相同。雖然有些孩子是因為自己本身氣質的關係,天生就是怕生、害羞,但是家長還是可以利用後天的方式來引導他,讓寶寶安穩的渡過不穩定的階段。
Blogger Widgets

☯ 非看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