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期應注意的產兆
我是不是要生了?
隨著預產期的接近,孕婦心情顯得更複雜,很期待和寶寶見面,卻又害怕生產的痛,煩惱生產是否順利,擔心隨時要生而不自知,在懷孕後期產檢比較密集,醫師除了持續觀察胎兒之外,也會提醒孕媽咪們需要注意的事項。
懷孕後期應注意的產兆
即將生產的孕婦要了解幾種可能出現的產兆:
(一) 接近產期時胎頭會下降,同時有子宮收縮情形,約每10分鐘一次規則陣痛,如果只是半小時一次的陣痛,還是先在家等待,因為從半小時一次陣痛到10分鐘一次陣痛,再到生產可能需要長達20個小時的時間,所以陣痛不是很密集,不需急著到醫院;另一種情況是出血,也就是所謂的「落紅」,出血時同樣要看是否伴隨陣痛,因為出血一、二週仍未生的情況也不少。
(二) 羊水破。有些孕婦沒辦法將羊水和尿做分辨,羊水呈現的是清澈液體狀,會不自覺流出,厲害的破水孕婦會有感覺,不過若破水情形沒有持續,孕婦較難有正確判斷,而造成困擾,建議孕媽咪如果分泌物變得較水、較清澈,但仍無法自我判斷時,建議用羊水試紙檢驗是否為羊水,若確定是就應盡快到醫院。
羊水破一定要趕快生?
羊水破就一定要趕快生?其實未必,有時雖然羊水破,且不斷流出,但此時胎兒仍會繼續製造羊水,例如產婦有早產跡象且合併早期破水時,醫師必須給予安胎,此時就不能急著生。
通常在羊水破後超過24小時,感染的機率會增加,但並非一定要在這個時間點進行剖腹生產,或許時間上有些久,不過醫師會做一些處理,如使用抗生素、出生後住院追蹤,這些情況會感染的機會並不高,即使有也多屬輕微感染,媽咪不必太擔心,醫師仍會視生產狀況做判定,主要還是希望產婦盡可能採取自然產,除非胎兒出現窘迫、產程延長過久等情形,才會考慮剖腹產,不能單以羊水破超過24小時做為選擇剖腹產的依據。
事實上,一旦羊水破而採取剖腹產,傷口感染機率要比自然產高出許多,這也是孕婦們必須了解的。
開二指前,在家待產較能減少焦慮
懷孕37週後,隨時會有產前陣痛的可能,到後期子宮出現不規則收縮時,就要開始為生產做準備,剛開始會有不規則陣痛,從半小時痛一次、15分鐘、10分鐘,到5分鐘陣痛一次,這些過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建議孕婦不必急著到醫院待產,在家會比在醫院舒服,而且若一直在醫院待產,看到其他產婦生的快,自己子宮頸卻一直未開,甚至要等上20個小時,只會徒增焦慮,所以不妨先在家中看看電視轉移注意力,讓自己舒緩些,等到開二指時再去住院,一旦開二指,產程進行的速度會加快。
有時產婦開了半指或一指就停在那兒,陣痛可能半小時一次,此情況也可能持續二、三天,每次到醫院,又被醫師趕回家,產婦心情顯得焦慮,又不一定會接受醫師建議打針催生,如果自己覺得體力越來越差,還是可以住院等待,不過要了解一旦住院可能需要為胎兒接上監視器以觀察狀況,所以必須一直躺在床上,無法下床走動,這就是為什麼醫師建議規則陣痛已達到每5分鐘一次時再住院的原因。
已經確定快生了,必須記得攜帶身分證、健保卡,其他住院必須用品,醫院空調溫度設定比較低,產婦及陪產家屬都應該帶件比較厚的外衣,這些住院所需證件及用品,大約在懷孕36、37週再準備即可。
多走路、爬樓梯就會生的快?
生好久都沒有動靜,此時醫生可能交代孕婦爬爬樓梯、走走路,這麼做到底對生產有多大幫助?其實等待生產過程中爬樓梯、走路對生產順利程度並無絕對影響,也就是沒有絕對幫助,不過這些運動可以轉移孕婦注意力,雖然沒有證據顯示多走路可幫助生產,但姿態的轉換倒被證實對產痛的緩和有助益。
幾乎所有孕婦都會擔心自己生不出來,或生的特別慢,至於那些人生小孩特別快?醫師無法做正確的歸納,不過相信和以往的生活習慣有些關係,如長久以來就有運動習慣,擁有好的體能,對生產多少會有幫助,如果只在懷孕後開始勤於走路、爬樓梯,未必有助於生產的順利。
相信自己一定辦得到
懷孕後期,媽媽總會向醫師表明怕痛、沒有力氣生產,生產的痛以及需要多少體力是無法形容以及預知的,有些一到醫院兩、三個鐘頭就生完,有的要耗上二十個小時,無論如何,建議孕婦要先嘗試,相信自己一定辦得到,而且大多數產婦都不是一住院就需要開始用到力,當子宮頸口全開後,或開到一定程度,產婦開始有便意的感覺時,才會真正用到力氣,即使進入此階段,用力時間的長短也沒有一定,或許一、兩個小時就生了。
另一方面,孕婦要了解生產順利與否不在體力的多寡,而是在於技巧,醫師會從旁協助教導,孕婦也會使出與生俱來的本能,就像在ㄜ大便一樣的使力,當然也有孕婦無法領會,但是當感覺很強烈時,自然會懂得如何用力。
孕媽咪應該多參與媽媽教室以了解生產的相關資訊,並且學習拉梅茲呼吸法,以掌握生產訣竅,幫助生產的順利。
如果拖到懷孕41、42週仍無生產跡象,就一定要進行催生,以免胎兒吸入胎便造成危險,通常懷孕37週之後就要開始注意生產的跡象。
懷孕後期多休息,少出遠門
此外,懷孕後期較不建議孕婦進行長途搭車及旅遊,也不建議太早請產假,開始出現產兆再請也不遲;若屬於容易早產或懷孕期間經常肚子痛的孕婦,最好在懷孕中、後期多休息。也有孕婦懷孕後期外出遊玩、泡溫泉,把自己累得半死不打緊,還因此造成早產,所以還是要避免過度勞累。
如果第一胎生的特別快,懷第二胎接近產期時也要特別小心,以免出現生在救護車、計程車甚至廁所的糗事。也有孕婦在懷孕34、35週就出現胎頭下降、開一指的產兆,不到一週就生了,甚至孕婦自己都沒有任何感覺,尤其第一次懷孕多半不清楚子宮收縮是什麼感覺,等到肚子痛或出血才到醫院,子宮收縮時整個肚子會緊繃,硬如石頭,偶而收縮並無大礙,若有規則的收縮就要留意,如半小時收縮三次,且持續進行,就要小心有早產的可能。
生產是每位媽媽必經的過程,也是媽媽偉大之處,在醫學發達的現代,孕媽咪們不需為生產的順利與否過度擔憂,只要多了解生產的相關資訊,並在接近產期時留意可能的產兆,就不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生產過程中好好聽醫師的指導,一定可以順順利利迎接寶寶的到來。
什麼是拉梅茲呼吸法?
法國婦產科醫師拉梅茲在一次機緣中接觸到「心理預防法」,之後便前往俄國做進一步學習,發現利用呼吸分散注意力,可減輕生產時的痛苦,因此便完成這套為大家所採用的「拉梅茲生產法」。
拉梅茲呼吸法主要分為五個階段:
(一) 胸部呼吸法。
應用在分娩開始的時候(子宮頸開3公分以前),採緩慢的胸式呼吸,此時可感覺到子宮每5~20分鐘收縮一次,每次收縮約30~60秒。首先要使身體完全放鬆,眼睛注視同一點,學習由鼻子深深吸一口氣,此時胸部會有挺起的效果,然後慢慢由嘴吐出,這時胸部會慢慢下沉,每分鐘約做6~9次,隨著子宮收縮就開始吸氣、吐氣,反覆直到陣痛停止。
(二) 嘻嘻輕淺呼吸法
應用在嬰兒一面轉動,一面慢慢由產道下來的時候(子宮頸開7公分以前)。隨著子宮開始收縮採胸式深呼吸,當子宮強烈收縮時採淺呼吸法,收縮開始減緩時恢復深呼吸,也就是子宮頸開3~7公分的時候,產婦可感覺到子宮每2~4分鐘收縮一次,每次收縮約45~60秒。首先讓身體完全放鬆,眼睛注視著同一點,學習先將空氣排出後,吸一小口氣,保持輕淺呼吸,讓吸入及吐出的氣等量,此呼吸完全由嘴呼吸,保持呼吸的高位在喉嚨,就像發出「嘻嘻」的聲音,當子宮收縮較強烈時,需加速呼吸,反之則減慢,並注意呼出的量與吸入的量相等,練習時由連續20秒慢慢加長至一次呼吸能達到60秒。
(三) 喘息呼吸法。
應用在子宮頸將要全開前,也就是(子宮頸開7~10公分時),此時產婦可感覺到子宮每60~90秒收縮一次,也就是產程最強烈的時候,此時胎兒即將臨盆,每次收縮約長30~90秒。首先讓自己的身體完全放鬆,眼睛注視著同一點,準媽媽學習先將空氣排出後,深吸一口氣,接著快速的做4~6次的短呼吸,感覺像吹氣球般,再用嘴吸氣,此呼吸法要比嘻嘻式呼吸淺。練習時由連續45秒慢慢加長至一次呼吸能達90秒。
(四) 哈氣運動。
應用在產婦想用力將嬰兒送出產道時,但是醫師要求產婦還不要用力的時候,先生可在旁提醒產婦不要用力,陣痛開始先深吸一口氣,再來淺吐1、2、3、4,接著大大地吐出所有的氣。準媽媽學習快速連續以喘息方式急速呼吸,如同哈氣法直到不想用力為止,練習時每次需達90秒。
(五) 用力推。
也就是子宮頸已經全開了,此時醫師會要求產婦用力,將小孩生下來,這時產婦要能忍受儘量不要用力,待隱約可看到胎頭時,再一起用力,在陣痛開始時深呼吸,強烈陣痛開始時應停止呼吸,待疼痛開始減緩時,一次用力。當胎頭已娩出產道時,產婦可使用短促的呼吸來減緩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