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生病嗎,免疫力到底是什麼?父母必看必分享!
❤ 免疫力是什麼
醫學上所說的免疫力,它是人體免疫系統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能力,主要的任務之一是身體抵抗細菌或病毒等感染的能力,免疫系統是一個由許多環節共同發揮作用的系統,不同環節起到不同的作用,人的免疫力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另外一部分則需要經過後天不斷完善、成熟。
❤ 健全的免疫系統三大功能
防禦功能 保護機體不受損害,幫助機體消滅外來的細菌、病毒以及避免發生疾病;
穩定清潔功能 不斷清除衰老死亡的細胞,保持體內的淨化更新;
監控功能 及時識別和清除染色體畸變或基因突變的細胞,防止癌瘤的發生。
孩子出生後,由於各系統的發育還未完全,其免疫系統需要2~3年的時間才能被真正激活而發揮作用,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孩子自身的免疫功能相當低,很容易被病原體乘虛而入。但母乳餵養的孩子極少生病,這是因為母體的免疫球蛋白(抗體)可以通過乳汁,主要是初乳傳遞給孩子,使孩子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此外,孩子在胎兒期從母親胎盤也可獲得一部分抗體。所以一般來說,6個月以內的孩子是不容易生病的。而6個月以後,孩子體內來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的濃度逐漸下降到最低點,同時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沒有被激活,進入了醫學上所稱的“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不全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體內免疫物質含量很低,抵抗力比較差,極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 這些孩子可能存在免疫力低下
● 經常性生病 如敗血病、肺炎、中耳炎、腦膜炎、腹瀉、皮膚感染等等,尤其是多次發生嚴重感染的孩子。這些絕大部分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 得病後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疾病長期不愈的孩子。
● 正常預防接種後出現嚴重感染的孩子。
● 長期服用可能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的孩子。
● 有腫瘤、白血病等惡性疾病的孩子。
6步提高寶寶免疫力
❤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增強寶寶免疫力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國目前執行的計劃免疫項目,有卡介苗、B型肝炎疫苗等,這些疫苗促使寶寶體內產生能夠抵抗相應病毒或細菌的抗體,從而起到保護寶寶免受特定病毒或細菌的侵害,這是寶寶必須接種的疫苗。爸媽還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寶寶不同情況選用計劃外疫苗。
❤ 管好飲食 對於媽媽奶量不夠或無法母乳餵養的寶寶,應當選擇添加了有利於提高免疫力食物的配方奶粉。多樣化 1歲以後的寶寶逐漸要和成人一樣,從食物中得到需要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糖、脂肪、電解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合理搭配 葷素搭配、色澤搭配、品種搭配合理化。講究進餐情緒 心情歡快能刺激食慾,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免疫功能增強。重視早餐 早餐能補充寶寶夜間的能量消耗,提供上午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尤其是大腦需要的能量。不吃早餐會損害大腦,使寶寶的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下降。特別提示:建議爸媽在寶寶免疫力形成的關鍵期,避免給寶寶食用加工包裝食品。
❤ 活動和規律性體育運動 體育鍛煉是運動,活動比它的強度低,爸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體質情況,選擇寶寶樂於接受的活動內容。此外,每天要有20~30分鐘的體育運動,建議在晚飯後半小時進行,有助睡眠和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
❤ 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日生活制度的內容包括:休息、睡眠、飲食、學習、活動和運動等。科學合理的生活制度,會達到提高免疫力又促進生長發育的雙重目標!
❤ 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寶寶的居室是最重要的生活環境。居室的衛生條件如何,直接影響寶寶免疫功能的形成與發展。裝飾設計安全第一,不要片面追求設計效果,以減少室內的環境污染。
❤ 不濫用藥物 很多藥物對免疫功能的形成有干擾作用。寶寶一旦生病,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免疫力錯誤觀念
❤ 待在家裡不會接觸病毒
多數感冒是由病毒、細菌傳染的,這些有害病毒細菌隨空氣傳播,父母上下班有可能把這些病毒細菌帶回家。有的父母一進家門不更衣,不洗手,就抱孩子、親孩子,無意中把自己帶來的病毒細菌傳給了易受感染的孩子。
❤ 增強免疫力靠藥物
人體的免疫力與每天吃的食物有關。為寶寶提供的飲食要有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在米麵豆類、魚肉蛋菜和水果裡就很豐富了,只要在做飯中保證營養配置均衡、品種多樣,讓寶寶定時定量進食,完全可以滿足身體的需要。
❤ 重治療輕預防
想寶寶少生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日常戶外運動和身體鍛煉,逐漸提高幼兒體質和免疫機能,增強自身抗擊病毒細菌感染的能力。
❤ 身體洗得越勤越不容易得病
寶寶的皮膚比大人薄得多,真皮缺乏彈性,容易在摩擦時受損。過度清洗,會使皮下水分流失,皮膚爆皮破裂,出現過敏、紅腫或尿布疹等。
❤ 丙種球蛋白是預防疾病的萬能藥
丙種球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禦疾病能力,但不是萬能的預防藥。長期反覆注射,會使自身合成丙種球蛋白能力受到抑制,降低抗病力,還有可能引起過敏等不良反應,甚或肝炎、愛滋病等。
❤ 家裡消毒要像醫院那樣才安全
家庭消毒時,一定要正確掌握消毒液類型、消毒方式及消毒時間間隔,否則會有損健康。家庭並不是醫院病區,沒有必要像醫院那樣消毒,適當採取措施完全可以達到消毒目的。
❤ 身體常生病就是抵抗力差
常常生病的人,並不一定就是身體抵抗力差,他們經常性的發燒感冒,只是接觸病原體的機會比別人要多。真正的抵抗力差的人極少,在短時間內經常患較嚴重化膿性感染的人,如肺炎、嚴重支氣管炎、中耳炎、皮膚化膿或常需住院治療等,才可能是抵抗力不好的人。
叮嚀:免疫力小常識
● 強大的抗病力是吃出來的!週歲內寶寶最佳營養來源非母乳莫屬,週歲以後的孩子,在安排食譜時應遵循均衡膳食的原則,向富含免疫成分的食品適當傾斜(蛋白質、核苷酸、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鋅、硒、鐵、多糖)。
● 是藥三分毒!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都有副作用。寶寶生了病,父母一定要聽從醫囑,切忌自行其是。
● 定時打開門窗換氣 每天至少2次,上午9-11點、下午3-5點等空氣污染低的時間段,每次不少於45分鐘,保證孩子房間空氣流通。
● 家庭裝修,特別是孩子居室的裝修,要選擇綠色環保材料,且在裝修半年內避免兒童入住。
● 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或在孩子的居室裡抽菸!
【本文由 媽媽頻道 整理,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欲轉載請註明出處及網址 http://Mama.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