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回憶難產時情境,一度完全昏迷,嚴重到要使用心臟按摩才救回她的性命!她說「聲音真的很重要!我一直聽到有人在叫我,才醒了過來」也告訴大家,若親人陷入昏迷時,要不放棄一直在一旁呼喚他,這或許能救親人一命!!絕不要放棄搶救!
從死門關撿回一命清醒後,梨花第一句話就是「快把我兒子帶過來!」深怕自己下一秒就沒了性命見不到兒子了!出道22年的她,如今依然貌美!讓我們為勇敢辛苦的她鼓掌!高齡產婦真的很辛苦!請多體諒身邊高齡產子的女人!
附上一篇高齡產婦的文章給您們看看!
「高齡產婦」不可怕!母親心智成熟時到來的生命,才有福!!
Blablabla,我媽在一邊也低人一等似地訕訕咂嘴嘆息,我怒從心頭起,可為了我的可憐的教養啊,只得強壓怒火,「阿姨,謝謝儂關心,我就歡喜這麼晚當媽媽!」大媽被嗆,撇撇嘴,斜睨我一眼,心中一定在嘀咕:「切,一定有什麼難言之隱。」……
去到市一婦嬰建大卡,開始正常產檢了,我想,這裡的醫護人員應該見多識廣,不至於對高齡產婦大驚小怪了吧。結果,還是一樣,人家只是不直說,但全中國都這樣,35歲以上,均被列為高危產婦,連唐氏篩查都沒得資格做,直接被宣判得做羊水穿刺檢查各種畸形的可能性。沒啥,是應該查,喜歡萬無一失的摩羯一定積極配合,但真心受不鳥那種你這麼大年齡如果能生個健康寶寶絕對是你家祖上積德的感覺。反正,那種「這麼大年齡生寶寶是跟自己和寶寶都過不去」的潛台詞無處不在,黑雲壓陣,讓你本來由懷孕帶來的欣喜瞬間轉化為各種自我懷疑和擔驚受怕。
月份大了,我開始在微信朋友圈和各種社會關係群裡逐步公開懷孕的消息,竟還有個低情商(低智商)的初中男同學諷刺我:「等到孩子18歲成人,你都快60了吧?」心中一萬匹羊駝在奔騰啊……
「 萬惡的資本主義
高齡還不許剖腹產是鬧哪樣 」
只有到了美國,我的心情才跟這裡的天空一樣晴朗起來,儘管和在國內單位裡一樣,月子中心的其他孕婦大多比我小很多……呃……很多,除了兩個90後和個別85後是頭胎,像我這種70後還是頭胎的,僅此一例。汗!但我還是心情愉快。為啥?當然不是因為我長得嫩可以濫竽充數混跡其中,是因為所有的醫生都對我的年齡不以為然,在倫家美國,40歲以上才算高齡,而且40歲以上正常順產的媽媽佔很大比例。我每次擔憂地提及我的年齡問及是否因此需要剖腹產時,都會被醫生嗤之以鼻。
啊哈哈哈,心情愉快,才能孕育健康的寶寶啊。美國我是來對了!
那麼問題來了,我到底為什麼這麼晚才選擇做媽媽呢?
首先,咱們來談談為什麼要為人父母。有人會笑,這是個問題嗎?一個完整的家庭難道可以缺失孩子帶來的歡笑嗎?好吧,如果我告訴你我都不認為人一定要結婚,所以,你覺得我會認同一定得要個孩子這種人類動物性的繁衍本能需求嗎?在我看來,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就是不能因為生命按部就班應該要結合應該要繁殖而拋棄思考拋棄自由意志。
所以,在沒想清楚為什麼要孩子之前要孩子的,都是不負責任的。就算是意外,也請在懷孕9個月的漫漫征途中做出充分的預判和安排。生而不養,生出來就扔給父母或保姆的,除非是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根本是對無辜的孩子耍流氓。人家根本不是自己要求來到這個世界的,你表一副恩賜的姿態還四處標榜母愛的偉大。
女人更不應該叫囂是為了老公為了家庭為了長輩才吃苦受罪生孩子養孩子,你要自降為生育機器我也沒辦法。美國這邊全都主張丈夫進產房陪產(在中國,大多數醫院丈夫進產房還要交一筆錢),不是為了讓丈夫看到妻子生產的艱辛過程進而更加感恩和珍惜,其主旨是:這是你們家庭的重要時刻,必須共度,不止丈夫,他們甚至主張全家都來,包括所有的孩子。就這麼簡單。沒有誰的犧牲更大,女性承擔懷孕生育的辛苦,男性自有了後代,肩上的壓力更大,責任感增強。不是說,男性有了孩子後才能真正從男孩進階到男人。
女性亦然。從生理上講,一個女人一個月才產出一顆卵子,她只有想清楚以下三點後決定生孩子,這顆精貴的卵子才用得不那麼魯莽——第一,自己特別想要孩子(不為任何人而生);第二,能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第三,能對將來孩子的生活負責。
可能是晚熟,可能是摩羯的謹慎,我呢,不幸捱到了這個年齡,才想清楚以上三點。我終於強烈渴望做媽媽的感覺了(是的,這在以前對我來說是陌生的情感);我認可了做母親可以讓我的人生更完整這個理念;我熱愛我的丈夫和我的家庭,我希望得到上天回饋愛情的這份最珍貴的禮物;甚至,我期待看到我的小號「老公」或「我自己」。從今以後,我們的生活中又能多一份共同的熱愛和牽掛(其實現在已經很多,不缺)。當然,對由此帶來的憂慮和麻煩,我說我做好了一切準備有些輕率,但以我的年齡和閱歷,我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來消解矛盾,大步向前。
我深深相信,我之前的歲月沒有白白蹉跎,只有現在,我才可以給我的寶寶、我的家庭最溫暖、最安全的生活。這是最好的時候。
「 一位大學同學最近給我發來微信,這樣鼓勵在美獨自待產的我:
在母親心智最成熟通達的時候到來的生命,他(她)好有福!」
資料參考:http://goo.gl/uCXa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