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僅憑一張成績單全盤否定孩子

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依然根深柢固於人們的心中,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單純地以學校成績代表一切。父母的工作就是用所有的威逼利誘、苦肉哀求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

然而很多的事實擺在面前。碩博士找不到工作,一流學府的畢業生現在也只能混口飯吃。在學校的成績並不代表一切,良好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一生平順的重要條件。


很多父母一心盼望著子女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因此對孩子的成績過分關注。成績高就一片讚揚,成績低就橫眉冷對。不同的複習評量、測試題應有盡有,星期六、星期日還要將孩子送到各種補習班、安親班,致使他們的大腦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沒有一點兒休息的時間。孩子們背負著父母過重的期望,使稚嫩的身心一次一次地受折磨。

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好,臉很快就沈下來:「怎麼考得這麼差?!真丟人!」或者:「你的書怎麼讀的?真是蠢死了!」孩子沒有考好,本來就很自責。人人都有羞恥之心,孩子也不例外,所以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親人的關懷,特別是父母的關懷。如果這時父母能更加關心他一些,幫助他將失敗的原因找出來,鼓勵他從中記取教訓,努力學習,孩子很可能會加倍地奮發努力,趕上進度。反之,如果像前面所講的那樣一味指責,孩子只會更加悲觀、失望,甚至還會產生反抗的倩緒:「丟人就丟人,我笨,我學不好!」甚而自暴自棄。

有這樣一位母親,兒子上小學,母親出席班親會,老師說:「全班五十名同學,妳的孩子第四十九名。」母親難過得哭了,回家看到兒子卻假裝很高興對兒子說:「老師說你很聰明,只要認真一點就好了。」兒子上中學,母親參加班親會,老師說:「妳的兒子考不上好高中。」母親又哭了,回家後,她卻告訴兒子說:「老師說你很不錯,只要努力就能考上好高中。」孩子上高中,母親參加班親會,老師說:「妳兒子只能上個普通大學。」母親不甘,回家對兒子講:「老師說,只要你加把勁,就能考上明星大學。」最終這個孩子考取了國立臺北大學。

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管是好還是壞,都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備和批評,使其考好了不驕傲,考砸了不氣餒。孩子成績考得好,有的家長就會讚揚孩子:「我很高興,我以你為榮!」有的家長則會鼓勵孩子:「考得不錯,證明你的汗水沒有白流,你是有潛力的!」這兩句話,第二句效果會更好些。因為後者對孩子做出肯定,孩子得到的是成功的喜悅,是繼續學習的信心,是前進的動力,以促其不斷進步。前者是站在父母自己的角度,可能讓孩子從此驕傲起來,而且變得唯父母的好惡是從。而學習差的孩子,要想得到表揚是較為困難的。要讓孩子學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當孩子考得不好時,家長不應一概責備,要幫助其分析原因,讓其學會找出問題的徵結,並要鼓勵其樹立信心,以便能夠在下一次的考試中爭取表現。

不要因為一次考試不利,就全盤否定孩子,而應給予鼓勵,讓孩子樹立信心,從而不斷地在學習中進步。
參考資料:http://goo.gl/wk2mdf
Blogger Widgets

☯ 非看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