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不僅僅是大媽大爺鍛煉的場所,也是很多小朋友玩耍的寶地,在這裡很多的獨生子女找到了小夥伴,但是因為孩子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紛爭,其實這都是再正常不過,誰在年少時沒有打過架呢?但是,就是因為這小小的爭執,竟然引發了倆家人的血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天的傍晚,劉婆婆和李婆婆分別帶著自己的孫女和外孫女一起在廣場上玩耍,兩個只有3歲的小傢伙為了一塊可以在地面上畫畫的小石頭發生爭執,相互推搡起來,劉婆婆的孫女被推倒後哇哇大哭。見此突發狀況,劉婆婆大聲質問李婆婆的外孫女“你怎麼搞的?幹嘛打我們?”李婆婆的孫女隨即也嚇得哇哇大哭,李婆婆就和劉婆婆吵吵了起來,隨機李婆婆的女兒也加入了爭吵的行列,倆家人罵的及其難聽,劉婆婆被小輩辱罵頓覺羞辱,就開始撕扯李婆婆女兒的頭髮,倆人開始扭打在一起,聞訊趕來的劉婆婆的兒子一看自己的媽媽在挨打,揪起李婆婆的女兒就用力扔在一邊,李婆婆的女兒摔倒時正好頭部碰到一塊石頭,血流不止。這情景也嚇壞了眾人,隨機倆家人都去了醫院,李婆婆的女兒頭部縫了8針,劉婆婆的腰部受挫引發舊疾,也住進了醫院。
3歲小孩打架引發倆家人血戰,一方頭破血流 一方腰部受挫引發舊疾住進醫院,我們為這件事情感嘆不已的同時,亦應該深深的陷入反思。
很多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帶大的,老一輩的隔代親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家家的老人都這樣,對自己的子女和對自己的孫子孫女是截然倆樣的,老人的這種隔代親可以理解,大家在心疼自己的孫子孫女的同時,也應該好好想想,自己在幫助孩子出頭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給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是一個個小霸王的誕生,還是一個個國外人眼中的“低能兒”的產生?
當倆個三歲女娃的爭執過程中,被推倒的一方想當然的就以為是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但是,有沒有想過,可能這個爭執是自己孩子引起的呢?孩子小的時候,她們不太會處理這種紛爭,唯一的方式就是搶奪進而打架,這種是屬於孩子的正常行為,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應正視孩子的這種行為,不要辱罵孩子,也不要因此就把孩子歸結為壞孩子的行列,我們應該教會孩子怎麼樣自己處理這種糾紛,也應該教會孩子怎麼樣去避免這種類似的紛爭。我們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幫她的翅膀一點點的變鋒翼,讓他能自由的翺翔。
那麼,出現了這種紛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倆孩子打架了,我們必須及時的拉開,因為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力道,很容易傷害到別人。拉開後先不要對孩子進行責罵,先問問孩子原因,看看孩子怎麼說,當然也不能只聽信自己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的說辭都會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想問題,可以再問問對方的孩子事情的原委,聽完倆孩子的說辭之後,再對倆人之間的事情做一個評判,給對方道歉的同時,也要和孩子一起思考遇到這種事情之後應該怎麼做?注意不是說教,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領悟自己的不對,在分析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換位思考一下,同樣的行為放在自己身上會不會感到很難過。這樣孩子才能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之後孩子和小夥伴出現爭執的時候,只要沒有動手打起來,可以先在一邊按兵不動,看看孩子是怎麼樣處理的,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改變,我們需要慢慢的引導,教育不是一味的說教,說教可能孩子並不會聽,但是我們可以以身作則,在和孩子發生矛盾的時候讓孩子耳濡目染自己的做法,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能形成自己的一套解決辦法。
最後還是那句話,愛孩子不是寵溺,教育孩子,也不是一味的說教。愛孩子就給它一定的空間讓他成長,來一點點豐滿自己的羽翼,愛孩子就要給他們一定的挫折,讓他們在挫折中學會堅強,來構築自己強大的內心。這樣,孩子在有一天離開家的時候,她們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