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責怪孩子與父母爭辯

現在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越來越疏遠,甚至從不與父母交談。隨著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競爭壓力日益增大,許多家長不得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就忽略了和孩子交談、溝通。


家長雖然能和孩子談話,但居多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心靈上無法溝通,不能充分地瞭解孩子,使得孩子也不願意跟父母交談。有些孩子,跟誰都說就是不跟父母說;父母問到他的時候,他要麼不講,要麼反而回嘴父母「反正你也不明白,說也沒用」之類的話。

有些孩子愛與父母頂嘴。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使一些父母感到頭痛。很多父母往往會氣惱地說:「閉嘴!我說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孩子會覺得父母很不公平。是以大欺小,即使他真的不吭聲了,也是很氣惱的。

其實,讓孩子適當的爭辯是有好處的,德國心理學家們得出了這樣的看法:能夠和父母進行爭辯的兒童,在以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

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說:「爭執能幫助兒童變得自信和獨立。在對抗中他們感覺到自己,他們受到重視。知道怎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志。」爭執也表明孩子正在走自己的路。「他們注意到。父母並非總是正確的。形成並且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是多麼重要!」

爭辯也有學習效果及藝術,人際交往過程中,都有可能會發生一些觀念意見不合的時候,而這種學習對孩子的成長歷程中至少有以下兩點益處:



一、刺激孩子智力的發展

孩子和父母爭辯的直接成因是他們語言能力的進步和參與意識的覺醒。在爭論時,孩子必須根據自己對環境的觀察分析,選擇並運用學到的語彙和表達方式,試圖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慾望,挑戰父母,這將大大刺激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此外,通過爭辯,孩子可以學到爭論、辯論的邏輯技巧,這對孩子日後思維的發展是有利的。

二、幫助孩子形成個人意志

心理學家認為,爭執能幫助孩子變得自信和獨立。在對抗中的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應該怎樣表達才能實現自己的意志。爭執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識的覺悟,正在嘗試著走自己的路。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說,孩子在與父母爭辯後發現,父母並非總是正確的。辯論的勝利,無疑使孩子獲得一種快感和成就感,既讓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力。

在孩子與父母爭辯的時候,須就重要的問題進行爭論,不要為小事激動。家長要有耐心,如果對孩子下禁令要使孩子信服,不要因為一件事把孩子所有的錯誤都說出來,要就事論事。

爭論的結果,可能是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可能是父母意識到了自己的過分,大家達到一致是最好的,這樣孩子再做事的時候也是心服口服的。當然,要讓孩子懂得爭論不是吵架,要平心靜氣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氣急敗壞,高聲並不代表就是有理。

明智的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簡單地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為孩子的爭辯創造了一種寬鬆、平等的氛圍。在爭辯的過程中,父母應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不要簡單地把孩子的爭辯看作是對長輩的不敬。
Blogger Widgets

☯ 非看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