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的發明
其實,古代就有味精了。只是古代不叫味精而是叫海草粉。在明朝的時候,中國的廚師就使用一種海草粉當做調味品,燒菜時加進去,令食物味道濃郁。直至1908年,東京大學教授池田菊苗博士研究發現:原來這種海草粉裡含有的谷氨酸鹽,是令食物味道濃郁的秘密。於是他把這種化學物質提取出來,形成結晶體,稱作味之素,我們中國人稱作味精。日本商人馬上拿了這個發現去賺錢,第二年就有味精在市面出售。
誰發現味精有害
有一個美國醫生在紐約一家中國餐館吃飯之後,感到身體麻痺,從頸後部開始,一直伸延到手臂和背部、臀部,同時他感到全身軟弱,心跳加速,這些症狀維持了大約兩個鐘頭。這個醫生發現他的許多朋友也是吃過中國菜之後,出現類似的不適症狀。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美國一份醫學學報提及此事。他的信發表以後,陸續有許多人投函撰文說有類似的經歷,有人提出那些症狀可能是由味精引起。是的,中國餐館裡使用了大量味精來調味。這些症候被稱為中國餐館症。多個醫生和科學家做過試驗,發現有些人吃了含有味精的食物,會產生中國餐館症。從此,中國餐館症令有些西方人談虎色變。有些人對味精特別敏感,例如有些患哮喘者吃味精後病情惡化。會出現了各種中國餐館症,再過12~14小時之後就會有哮喘發作,有些哮喘病人因為情況嚴重而要送到院搶救,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可能死亡。
妨礙胎兒發育,令後代畸形
美國科學家在一次兔子實驗裡,把兔子分為四群。第一群兔子10雌4雄,所有的雌兔一連27天吃了每公斤體重25毫克的味精,而雄兔不吃。後來雌兔懷孕;兩隻雌兔子宮裡有變質胎兒,後來小產,產下畸形死胎;另外兩隻後來懷孕,正常生產,但小兔四肢有多種畸形殘缺、生長遲緩。
第二群兔子4雌2雄,全部吃了每公斤體重25毫克的味精。有兩隻雌兔懷孕,產生畸形小兔,出生後不久都死掉,骨骼變形,多個器官萎縮。
第三群兔子6雌1雄,全部吃了每公斤體重25毫克的味精。雄兔睾丸萎縮,雌兔產下的小兔身體全部多重殘缺。第四群兔子6雌8雄,作為對照;由於不吃味精而沒有以上情形。
破壞遺傳因子、影響生殖力,而且幼年時看不出來
美國科學家在1970年及1971年,和1975年的三次小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母鼠吃了味精,那麼產下的幼鼠長大後紛紛內分泌失調。這三次實驗又發現,小鼠出生後不久一連10天用皮下注射法打進相當於每公斤體重2.2~4.2克的味精,後來在40日大時殺死剖屍檢驗,結果發現這些小鼠體重減少、睾丸及卵巢壞死,腎上腺及甲狀腺重量減少,前大腦垂體內的生長激素及促黃體發生素水平下降。結果兩性的老鼠長大後生殖都有問題:雌鼠懷孕較少,產生的小老鼠體積特別小;雄鼠能育性亦大減。
加重過敏性鼻炎、加重過敏性哮喘
中國醫生發現,許多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的病人,在停止食用味精之後,其症狀不治而愈。
導致肥胖症
美國科學家在1970年的一次實驗中,一群老鼠在出世後開頭10天用皮下注射方式把味精打進體內,結果長大後紛紛痴肥——附睾脂肪墊重量增加,細胞體積增大,脂肪質細胞數目下降。此外,這群老鼠長大後與對照的另一群比較,體內較大型的細胞對於腎上腺素的脂解作用反應特別差,但是對胰島素的抗脂解作用反應卻特別厲害。負責研究的專家認為味精造成肥胖症,原因是味精改變了細胞對腎上腺素及胰島素的反應,令在脂肪質裡的脂類成分增加。
美國科學家在1974年的一次實驗中,發現幼年老鼠長期吃了含1%~2%味精的食物之後,斷奶時體重比對照那一群較高。在1997年的一次實驗中,一組老鼠在出世後開頭10天用腹膜注射法打進相當於每公斤體重4克的味精,結果發現長大後生長畸形、內分泌反常、行為反常,其中大部分尾部自動裂開,全部明顯又矮又痴肥,雌鼠比對照的另一群卵巢小、子宮小、腦下垂體小。另一組老鼠同樣在出世後開頭10天打進了同樣份量的味精,但分5次注射,結果上述典型的味精遺害輕微很多。
造成永久性腦部創傷
美國科學家在1970年的一次老鼠實驗裡,把65只10~12日大的老鼠,一次性喂食不同份量的味精,包括每公斤體重0.5克、0.75克、1.0克、2.0克,其中有10只沒有吃味精,作為對照。喂食後3~6小時,所有的老鼠用灌注法殺死,結果發現吃過味精的54隻老鼠之中,有51隻老鼠的腦神經細胞紛紛壞死,而壞死的比率正好跟味精服量成正比。該次實驗還發現,若味精與糖精同吃,腦部受損加倍嚴重。
破壞視網膜,影響視力
在1960年的一次實驗裡,美國科學家用腹膜注射的方法,把味精打進幼年老鼠體內,份量為每公斤體重3.2克,結果發現那些老鼠視網膜中毒受損。
在1967年的一次實驗裡,美國科學家在一群老鼠出生後1~10日,用腸道外注射法把相當於每公斤體重2.2~4.2克的味精10次打進體內,結果視網膜全部毀壞。
在1969年一次實驗裡,一些1~10日大的老鼠被一次皮下注射每公斤體重4克的味精,然後分別在30分鐘到48小時之後被殺,結果發現視網膜嚴重損毀——處處有神經枝狀突起,還有神經細胞逐漸壞死。
參考資料:大科普 http://goo.gl/2R4l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