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手腳發涼的真正原因!看了你就懂了!!


在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的時候,家長經常出現的一個誤區就是,摸一下孩子手腳發涼,就趕快給孩子多穿一些衣服。這樣做的結果反而是讓孩子捂太多,尤其是嬰兒,很容易因此出現痱子、熱疹等問題。


事實上孩子手腳發涼是最正常的現象,如果他們的手腳發熱,這反而證明穿的過多了。為什麼孩子和成人的情況不一樣?這要從人作為恆溫動物的基礎來談起。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是恆溫動物,也就是說只要外界溫度的變化別太離譜,我們都可以靠身體溫度調節功能,保持體溫基本恆定在某個數值附近。控溫能力好的動物活力都會很彪悍,往往處於食物鏈較高的位置。糾正一個被生物老師欺騙的常識:魚類雖然基本是冷血動物,但食物鏈最高的鯊魚劍魚這些,其實可以保持體溫,接近恆溫動物。而冷血爬行類的霸主恐龍,也很有可能是半恆溫的。



恆溫動物的劣勢就是一旦氣溫變得太高或者太低,身體溫度調節機能失效,則會面臨甚至失去生命的窘境。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為了維持體溫和活動能力,一方面需要靠避寒、衣服、脂肪、皮毛來保持熱量,一方面需要靠增加產生的熱量,彌補失去的更多熱量。



人體熱量的產生的方法有好幾種,平時大部分熱量來自基礎代謝,也就是人體正常生存,比如呼吸、心跳等等所產生的熱量,靜止時候,這部分熱量可以佔到約 80% 。而需要額外增加熱量抵禦寒冷的時候,加大運動量,通過分泌激素增加產熱量,或者打個寒戰,這都是人體最常用增加熱量的方法。



老年人和小朋友,是最容易手腳溫度低的兩個群體,所以老人很擔心小朋友手腳發涼。但實際上這兩類人手腳溫度低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緩的,老年人的新陳代謝速度較慢,機體產生熱量也會減少,因此手腳發涼是老年人經常遇到的問題。同時一些老年人比較常見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貧血都會加重手腳溫度低的症狀。



而小朋友則處在人生中成長最快速,新陳代謝最快的階段。無論是從心跳還是呼吸頻率上,都接近成人的兩倍。而熱量是和新陳代謝速度相關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說,小朋友不怕冷,只怕捂。因為孩子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一旦捂太多,熱量散發不出去,輕則出汗長痱子,重則出現中暑或者其他熱病。



那為什麼小朋友產生了那麼多熱量,居然還手腳發涼呢?我們看一下這個表。


從這個表中,我們除了了解到孩子的心跳呼吸比成人快以外,還能看到另外一個數字變化,那就是血壓,表格中的數字是收縮壓(高壓)的區間。小朋友的血壓比成人低很多,大部分高壓只有 80 左右。因為小朋友心臟力量弱,血壓低,所以血液到不了手腳部分,這才是手腳發涼的原因。



那手腳發涼對身體有害麼?答案是:只要不是導致凍傷那種級別的寒冷,都不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人的手腳本身的功能就是散熱的器官,天生就是用來受凍的,這點我們在之前給孩子穿襪子的文章裡面說了比較多,不重複了。



需要再提出的一點是:手腳發涼是很自然的抵禦寒冷的方法,散熱的速度取決於人體和環境的溫度差,手腳越熱,散熱越快,在冬天手腳太熱反而會更快的失去熱量,這和保暖反而是相反的。大部分恆溫動物都會在寒冷環境下,減少皮膚等部分的血液供給,把寶貴的熱量留給心肺等核心器官,也是同樣的道理。



無論是在冬天還是夏天,孩子手腳體溫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只是因為孩子本身心臟力量弱,血壓低所導致的,和孩子冷不冷沒有直接的關係。了解孩子的冷熱情況,應該摸孩子的後背或者前胸這些軀幹部位:溫熱但沒出汗,就是最恰當的。而當孩子手腳發熱的時候,這反而意味著你給孩子穿多了,應該適度減少衣服。
Blogger Widgets

☯ 非看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