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兒童研究 教妳讀懂2-8歲孩子的行為
年輕的父母們,你們知道嗎?一些在成人看來的不起眼的小事,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心理不安,孩子會產生心理壓力,一些不良的教育方式,可能就成為孩子的心理陰影。
很多家長會困惑:為什麽孩子有時候乖得讓人意外,有時候調皮得讓人火冒三丈。那是因為孩子在相應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行為或者行為規範。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研究孩子們40多年,了解兒童行為的變化與發展。研究結果顯示,人類行為的成長模式十分有規律,人們甚至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料出孩子在某種行為階段之後將會是什麽行為階段。
2歲孩子 「不」字當頭,打滾耍賴、一意孤行、占有欲強、自私霸道。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願、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
對待這麽小的小寶寶,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採取恰當措施,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不要輕易讓孩子討價還價,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讓步。
把孩子的很多「壞行為」,理解成孩子探索、學習的求知行為。比如,你教孩子搭積木,他卻偏要推倒你的成品,而不肯跟你學。這時,你應該把他的行為理解為,他現在對積木倒塌時的現象更感興趣,他在琢磨推與倒之間的關係。
從大約1歲半到2歲半前後,孩子會反覆地穿梭於“和順期”與“執拗期”之間。因為孩子這時候成長迅速,因此這些“周期”也相對短一些。
3歲孩子 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易於接受,也樂於分享。
雖然在3歲的時候,他一向強硬的拒絕態度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賴,但他也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增強。他在肢體動作的控制上,已經相當成熟和舒暢。他步伐穩定,急轉彎也不費勁。語言能力也發展得更好。
但好景不長,從3歲半開始到4歲,反抗成了這個時期的最大特徵。3歲半是一個內向,焦慮,缺乏安全感,同時意志力極強的年齡。3歲半的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發展上,也表現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得發抖。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世界。
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生活過得很不愉快。他正在體驗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以及自我這個個體。
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他想像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更有趣的是,戀母情結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訂閱:
文章 (Atom)
☯ 非看不可 ☯
-
這是治療癌症的最新有效妙方! 請仔細閱讀,檸檬是一個神奇的植物,可殺死癌細胞。功效10,000倍強於化療。 為什麼我們不知道?因為在實驗室製造的人工合成藥物為大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 它的味道宜人,而且不會產生可怕的化療影響。有多少人會死亡,而這一直...
-
這秘方如果早 25年收到,也許我家孩子現在就不會怨嘆:人皆有母我獨無! 我家種荔枝 50 餘年,取得荔枝核何其容易,居然不知是寶! 連自己的枕邊人也枉費14 年歲月洗腎,最終還是不支奉召回歸西天。台灣洗腎的病友很多,也許您身邊周圍就有人在洗腎,如同作者所言死馬當...
-
把這篇留下來吧! 可以幫助許多人~~ 癌症的主因~超級中毒+組織缺氧+憂傷 就超級中毒而言,例如吃入含重金屬食品,因為重金屬太重,血 液搬不動,就留在組織中, 而細胞遇到入侵的外來物(重金屬),就會扭曲地團團圍住而形成 腫瘤(癌症)! 癌細胞就是扭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