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執吵架

在這麼多不同的教養分歧問題裡面,有一個最大也常常發生很難去避免的共同點,那就是「爭執」,而且大多數的人因為事情發生當下,幾乎都是在孩子做某件事或說某些話的時候,往往大人們都忘記了避開,而直接在現場,也就是在孩子面前大吵特吵起來。


除了最常遇到夫妻因為孩子的問題吵架之外,也會遇到長輩之間對於彼此教育小孩的方式都不認同,因此常常阿公說可以,阿嬤說不行,然後在孫子面前阿公和阿嬤就吵了起來,兩個老人家吵到氣呼呼,決定去找兒子和媳婦評理,結果變成了阿公阿嬤和兒子媳婦也吵成一團,一個小孩子的問題演變成一個家庭的問題,大人吵到臉紅脖子粗,互不相讓,小孩子變成無所適從,擔心受怕。


大人爭吵對各階段孩子的影響

有人說過,父母如果常常在孩子面前爭吵,五歲以前的孩子會開始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他不知道爸爸媽媽在吵什麼,他會一直留著一種不安和恐懼的感受在心中。

孩子到十歲時,當父母爭吵的時候他可能會哭、會把自己關起來或躲起來,因為他害怕;有的小孩子可能會因為知道走自己讓父母爭吵的而產生自卑,嚴重的可能會有自殘的情形發生。

之前曾看過一則自殘的報導,一位十歲的小女孩以為自己如果不存在就不會害爸爸媽媽吵架了。而另一個自殘的報導是因為孩子知道,如果他把自己弄受傷了就可以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可以讓爸爸媽媽的吵架中止,他單純的想法只為了不想要看到自己所愛的兩個人為自己而爭吵,卻做了讓人最心痛的行為。

而十五歲的孩子,如果常常看到父母對自己的教養分歧而爭吵,就容易產生偏激和悲觀的想法,並且很容易將父母爭吵時情緒性的一些用字遣詞聽進心裡,由於不夠成熟又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感受,就會產生嚴重的叛逆行為。

例如有的父母在爭吵時會說:「這孩子就是笨就是教不會」或者「妳憑什麼管她,妳連妳自己都管不好」……等等,結果孩子就將這些話刻在心裡面,無時無刻的告訴自己,我就是笨,我就是教不會,然後衍生出自暴自棄的行為。

也有孩子會在父母管教他的時候,用桀傲不馴的語氣和態度對父母,因為他覺得「你們自己還不是這樣」,心中認為父母也沒有把自己管好控制好,或是會說「我今天會這樣都是跟你們學的」,孩子還不懂得評斷事情的前因後果,卻已經開始用叛逆的行為和態度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不信任。




吵架陰影使孩子人生充滿恐懼

在父母吵架陰影中成長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還會不斷的將心中的恐懼表現在自己人生當中的許多層面,例如恐懼婚姻,因為對白己沒有信心,而不敢承諾或結婚,也有的會因此不敢生孩子,在他的心中以為生了孩子,夫妻就會變成水深火熱的怨偶,甚至有些孩子長大成年,都還覺得自己就是造成父母吵架的主兇。

還有很多例子,呈現出孩子會因此對家庭失去熱情變得很冷漠,這是因為自我保護的心態擴張,成長環境中因為父母的爭執,讓孩子以為自己只要長大獨立離開家裡,這一切就會改善,或者就會覺得父母的爭吵眼不見為淨就會好。


別急於爭個對錯!先觀察和理解

這些問題都反應出父母若是常常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會造成孩子許多非常不好的負面影響,如果是對於孩子的教養問題發生爭執,更容易讓孩子有怪罪於己的不當聯想,所以大人發生了對孩子的教養問題意見不合的時候,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和狀態,不要為了急於爭個對錯,就在孩子面前大吵起來。

有的父母還會要求孩子選邊站,問孩子到底要聽爸爸的還是聽媽媽的,這是最錯誤最不恰當的作法,這只為了求滿足大人自己的求勝心和掌權慾望,完全不顧及孩子幼小又容易受創傷的心靈,孩子如果選擇聽媽媽的,就會覺得對不起爸爸,當然如果選擇聽爸爸的,也會覺得對不起媽媽,這樣在孩子面前爭吵又要孩子選邊站的行為,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凌遲。

不管是夫妻還是與長輩們之間,如果對於孩子教養上的問題有不同的意見,最好的方式就是當下先觀察,細心的先體諒和理解每個人的立場和態度,然後進一步思考覺得問題的切入點應該在哪裡,等孩子睡了或是上學的時候,找個時機喝個茶聊個天,一方面已經避開了當時現場大家的情緒,說話會比較溫和有條理,另一方面也是經過一番的思考,才能夠好好的溝通出解決之道來。

切記,教養不同調,只是大家的立場和想法不同,不需要靠爭執來爭個誰對誰錯,更不需要不理智的言語來破壞家人之間的感情,因為這些對於教養孩子一點幫助都沒有。真正有幫助的,就是讓大家達成共識,並且一起執行。
Blogger Widgets

☯ 非看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