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看待孩子的失敗

毫無疑問,身為父母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功,都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冤枉路。父母不想讓孩子失敗的思想源於「我必須做好任何事情」。大多數父母總是鼓勵孩子做好他們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期望孩子能夠輕鬆自如的展現自己的才能。


但是,有的時候孩子遇到困難後卻不知所措,甚至悲觀失望。家長有的時候可以幫助孩子渡過難關,但不可能每次都能幫到孩子。如果孩子不懂怎樣面對挫折,克服困難,自信心會很脆弱,不堪一擊。所以與其為孩子提供一個溫室,讓他們受保護,不如多給他們一些而對挑戰的機會。

有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過:「千萬不要害怕失敗,害怕失敗就會畏縮不前!」

一個人一旦有了畏縮心理,就會什麼事也不敢做了。企業家的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有時孩子想做什麼新的嘗試,父母一聽就脫口而出:「你有把握做得好嗎?不要越做越錯,把東西搞砸了!」這樣孩子就會猶豫畏縮起來,沒有了信心!而信心則常是一個人做成事的後盾。反之,畏縮、害怕失敗,心理上首先就失敗了,便更容易把事情做壞。

有位圍棋家說:「不嘗試是無法知其成敗的。」他以此話勉勵自己的弟子。所以他的弟子們都敢積極的進行挑戰,而且多數成為了棋壇名人。

現在的孩子生活環境和條件都很優越,很少體驗到挫折、失敗,缺乏面對失敗的心理準備,也缺乏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在平時的教育中,父母應有意識的設計一些困難的情景,來磨煉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做好面對困難和失敗的心理準備,培養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臨陣慌張。

具體做法是,讓孩子做好接受失敗的準備,告訴孩子生活中的失敗是常有的事情,不要被失敗嚇倒。任何一個人都可能遇到挫折,經歷失敗,只是各自經歷的痛苦不同,遭受的失敗不一樣而已,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另外,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電視、小說、現實生活中經歷失敗卻仍然站立起來的事例,增強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激發孩子抵抗失敗的勇氣。

遭遇失敗時恰好是思考的最佳機會,在這個時候父母是否做旁觀者呢?當然從旁邊適當的指教是必要的。當孩子在馬路上摔倒時,美國的母親只說三言兩語,然後,看著孩子直到他站起來為止;而台灣的母親大多數會馬上跑過去攙扶。聽說在非洲有的民族是模仿孩子,反覆與孩子一起站起摔倒,而不去扶他。

美國人是以鼓勵的語言教導孩子站起來;非洲人是以父母摔倒後自己站起來的無聲的實際行動教孩子,從側面幫助孩子自己站起來,都決不像有些台灣父母那樣親自動手幫孩子解決困難。其實孩子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大人只要讓孩子做好充分利用思考能力的準備就可以了,切勿代替孩子做出來。

生長在雨林中的樹木,雨水充足,不需要把根紮得很深去攝取水分,因此一場暴風雨就可以把它吹倒;相反的,生長在乾早沙漠中的灌木,惡劣環境使其必須不斷向下紮根,甚至達九米之深,以便尋找清涼的地下水源,結果它會變得堅強穩固,不怕任何風雨的打擊。這個例子也適用於我們的孩子:學會克服難題的孩子,比從來不會面對難題的孩子更安全。

所以,對於孩子的失敗,父母要微笑的面對,這也體現出父母的寬容的心態,這樣才能有效的放鬆孩子的緊張情緒。其實失敗並非壞事,父母應該這樣思考:「孩子正在從失敗中學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失敗能使孩子勇敢的面對困難。」

所言不假,自己經過努力而掌握的知識和技術,要比從別人那裡學到的知識和技術更具實用性,作用也更大,將會受用終生。縱然失敗,孩子從失敗中獲得的東西,也會對他以後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我們家長過度害怕失敗,害怕失敗給孩子帶來不便,不允許孩子失敗,從而剝奪了孩子從失敗中探索、學習的機會,孩子就可能永遠成為大人心目中的孩子,遇到問題不會解決,面對問題只會退縮。

如果只讓孩子走一條沒有失敗的、安全的道路,那他們的依賴性就會增強,自己解決疑難問題的積極性就會喪失。

事實上,任何成功的人士通常都經歷了無數次的探索與失敗。任何人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有一個學習與實踐的過程,而且開始通常也都是做不好的。只有透過不斷的實踐,才能由做不好達到做得好。

一個人初次洗衣服時肯定洗得不甚乾淨。因為他沒有洗過,沒有經驗,不知道怎樣才能洗得乾淨。做飯也是一樣,很多人第一次做飯,不是少放了水,把飯煮得過硬;不然就是多放了水,把飯煮得過稀,這是不足為怪的。孩子也是一樣,都有第一次,做得不好,那很正常,父母不要過於責備,而應幫助他總結經驗,找出沒有做好的原因,下次也就可能做好了。

所以,正確的態度不是埋怨、責罵,而是熱情的幫助孩子找出失敗的原因。俗話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也就是這個意思,沒有失敗,何來的成功?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有些父母看見孩子沒有把事情做好,就乾脆自己做了起來。他們的說法是:「我自己動手省事得多。」

有些孩子在考試時,由於某些原因臨場發揮得不夠好,而沒有考好。這時父母就焦躁不安,於是埋怨、責罵。

這種做法是極端錯誤的。像孩子期中考,我們都不希望孩子考試成績太差,但同時我們卻又必須允許和容忍孩子失敗。既然都已經發生了,父母就絕不要再埋怨和叱責。反之,應關心和體貼孩子的痛苦,微笑的對待他的失敗,與他談心,共同找出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想出克服的辦法,找出前進和努力的方向,激勵孩子再戰,爭取下次應戰的勝利!

事實上,很少有人能永遠當考場的常勝軍,人有失常,馬有失蹄,成績就像海浪一樣,時高時低。但孩子有沒有勇氣面對挫折、積極面對下一次挑戰,父母的態度是關鍵。

失敗對於一個人來說可能是絆腳石,也可能是成功的踏板,到底起到什麼作用關鍵看這個人的心態。你要是將它視作洪水猛獸,失敗也許就會將你打垮。如果你並不懼怕失敗,失敗就只是你成功路上的一顆石子,對你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所以,你對失敗的心態是決定你幸與不幸的重要因素,具有積極心態的人,必然會以堅毅的精神拒絕將任何失敗都等同於最後的結果;而消極心態的人,則以一種絕望的態度來面對失敗。

人格的力量就像一棵大樹,在狂風暴雨洗禮後,仍然傲立大地,展現出勃勃生機。陽光灑在顫動的樹梢,風雨洗去蒙蔽的灰塵,大樹顯得更加翠綠和美麗。所以,讓孩子積極的看待失敗,在失敗中奮起吧!
Blogger Widgets

☯ 非看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