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斷奶前後寶寶飲食如何銜接?嬰幼兒缺鈣補鈣注意

導讀:有的媽媽認為斷奶了,就一點也不能給寶寶吃了,盡管乳房很脹,也要忍。其實,如果服用維生素B6回奶,嬰兒可繼續哺乳,出現乳房脹痛時,還是可以讓嬰兒幫助吸吮,能很快緩解媽媽的乳脹,以免形成乳核。


斷奶並不意味著就不喝牛奶了。牛奶可以搭配著喝,1歲半以內的嬰兒,每天也可以喝300~500毫升牛奶。所以,若是這段期間的嬰兒每天還應該喝500~600毫升的牛奶。

最省事的餵養方式是每日三餐都和大人一起吃,加兩次牛奶,可能的話,加兩次點心、水果,如果沒有這樣的時間,就把水果放在三餐主食以後。有母乳的,可在早起後、午睡前、晚睡前、夜間醒來時餵奶,盡量不在三餐前後餵,以免影響進餐。

這個月嬰兒可吃的蔬菜種類增多了,除了刺激性大的蔬菜,如辣椒、辣食物,基本上都能吃,只是要注意烹飪方法,盡量不給嬰兒吃油炸的菜肴。隨著季節吃時令蔬菜是比較好的,最好也隨著季節吃時令水果,但柿子、黑棗等不宜給嬰兒吃。

9個月以後各種穀類、麵類、蔬菜、水果類的食品就會在寶寶的飲食中逐漸增多,飲食的改變從某個角度來說是寶寶長大的最重要標的,飲食從流質到半流質,最後過渡到正常的固體飲食,一方面是寶寶身體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寶寶咀嚼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發展的重要表現。

在這個時期,即使母乳再充足,也不能作為寶寶的主食了,但有哺乳條件的媽媽還應哺餵母奶,要逐步減少,直至寶寶斷奶。


在這個斷奶過程中,如果爸爸媽媽的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寶寶情緒和身體反應就不會那麼大;如果硬性給寶寶斷奶,寶寶的身體必然要出現不適應症狀,其症狀有:


(1)愛哭、沒有安全感

寶寶愛吃母乳的原因,一是母乳香甜,適合寶寶的口味,是寶寶與生俱來的最好的食物。二是寶寶在吃母乳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躺在媽媽溫暖懷抱中的舒適愜意和特有的安全感。母乳餵養對寶寶來說,除了滿足身體發育的正常需求之外,還滿足了寶寶正常的情感體驗。

如果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斷奶過程,媽媽事先沒有足夠的鋪墊,硬性斷奶,寶寶會因為沒有安全感而產生母子分離焦慮,表現在媽媽一脫離開寶寶的視線,寶寶就緊張焦慮,哭著到處尋找。這個時候的寶寶情緒低落,更害怕見陌生人。

(2)消瘦,體重減輕

強行斷奶,使寶寶的情緒受到了打擊,加上又不適應母乳之外的食物,對斷奶之後的新食物興趣不大,吃飯時經常會拒吃。這樣,就引起寶寶脾胃功能的紊亂,食欲差,每天攝入的營養不能滿足寶寶身體正常的需求,以致出現了消瘦、臉色發黃、體重減輕的症狀。

(3)抵抗力差,易生病

由於爸爸媽媽在斷奶之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沒有給寶寶豐富的食物,很多寶寶會因此養成挑食的習慣,比如只吃牛奶、米粥等碳水化合物的東西,不吃肉類、蛋類等含蛋白質、礦物質的食物,造成食物種類單調,從而影響了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抵抗力較弱,愛生病,特別是容易造成缺鈣,而發生各種疾病。


小孩補鈣需注意


(1)不是越多越好

應根據寶寶缺鈣的程度,諮詢醫生該給寶寶補多少鈣劑。如果寶寶不缺鈣,不必盲目補鈣。

(2)別光靠喝牛奶

有些寶寶會因為喝了太多奶,反而沒有胃口再吃別的有營養的飯菜,而導致飲食結構不均衡,營養攝入不全面。

(3)骨頭湯應加醋

燉湯時骨頭裡面的鈣很難釋放出來,即使燉很長時間,湯中的鈣仍微乎其微,如果添加一些醋,可促進骨頭中鈣的溶解。此外,骨頭湯燉的時間長,湯中脂肪含量會很多,喝太多容易導致孩子脂肪攝入超標。
Blogger Widgets

☯ 非看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