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帶孩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帶孩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婆婆幫忙帶孫子要求付工資,引發婆媳大戰...


我的孩子是我一個人帶大的,所以我很羨慕那些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但是我也不怪婆婆,畢竟她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況且家裡也有一大堆麻煩事。

婚姻裡最慫的時候 是沒有人給你帶孩子!


婚姻裡,什麼時候最狼狽?”

我想都不用想地打出一行字:沒有人給你帶孩子的時候。

不曾被孩子重塑過的女人,從未象風箱裡的老鼠一般被家庭和事業雙面夾擊的女人,未嘗經歷三代以上家族關係考驗的女人,不足以語人生。

我們的社會有太多被“剩女”的口水噴出來的婚姻,以及被抱孫心切和新婚情深催出來的孩子,還有一些妹子,原本水靈瀟灑,為了讓她們生孩子,家裡不惜結成驚天魔盜團:“只管生,不要你操心帶。”

結果,孩子落地的一刻,所有曾經重諾幫你帶的人在逗完寶寶之後都消失了,你猛然驚醒:大多曾經含辛茹苦自己親手帶過孩子的人,不會輕易承諾帶你的孩子;大多隨意應允帶你的孩子的人,根本沒有看透當下孩子對於一個中國家庭的考驗。

而深思熟慮之後,依舊接下撫育下一代重任的親人,一定是真愛。

中國老人幫忙帶孩子超正常,但你看看日本的老人都在幹嘛?

在中國,老人幫忙帶孩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小區裡,幾個老人在一起邊拉家常邊看孩子。上下學時老人拎著孩子的書包負責接送。但是,日本老人不幫忙帶孩子,只是在年輕媽媽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幫一下忙,偶爾替她看一次孩子讓她休息或者出去放鬆一下,老人絕對不是育兒的主力。那日本的老人們都在幹什麼呢?



中國帶孩子的老人

在中國,老人幫忙帶孩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小區裡,幾個老人在一起邊拉家常邊看孩子。上下學時老人拎著孩子的書包負責接送。看到這些情景,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奇怪。然而在日本就恰恰相反,老人不給看孩子才是普遍現象。年輕的日本媽媽背著一個,推著一個,再拉著一個出門一點都不新鮮。即使是媽媽工作,孩子上保育所,媽媽兩頭忙也輕易不會請老人幫忙,也沒有人感覺老人不像樣。

日本人重視自立,不依靠別人獨自照顧自己的生活是人們普遍的觀念。在日本,如果不是因為經濟上的原因或是一方確實離不開幫助,老人和年輕夫婦一般分居,即使住在同一幢房子裡,樓層、廁所、廚房、電話甚至進出的大門都是各用各的,以免距離過近引起摩擦。當年輕夫婦有了孩子以後,照顧孩子理所當然的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老人的工作只是在年輕媽媽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幫一下忙,偶爾替她看一次孩子讓她休息或者出去放鬆一下,老人絕對不是育兒的主力。那麼在年輕媽媽奮鬥的時候,日本的老人們都在幹什麼呢?

首先來說老人的愛好

本文說的老人主要指女性,他們和現在的年輕媽媽一樣經歷了很辛苦的育兒過程,還可能是以前大家族同居時代的兒媳婦,為了家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現在終於可以輕鬆了,就放心地去做自己以前一直想做但沒能做的事情,比如旅遊。他們通常結伴去旅遊,和自己的老伴或者和朋友一起出行,朋友既可能是老友,也可能是有類似愛好的新夥伴。說得通俗一些,放鬆了有了自由的日本老人就像是上了年紀的有錢的聰明大學生。他們懂得事前詳細計劃,有經濟實力進行消費,住好旅館,品美食,最後還不忘給家人買紀念品或者小吃回來,讓在家與育兒苦戰的年輕媽媽好不羨慕。婆婆曾經在出門旅遊前給看家的媳婦留下一句“名言”:等你到了60歲以後,你就像我一樣自由了,想去哪兒就能去哪兒了。

要旅遊就要趁身體還好的時候,而且花費也大,想要安安靜靜的呆在家裡做點什麼的時候,手工就很受日本老人的歡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拼布。

老太太們展出的拼布作品



日本有名的傳說かぐや姫,生在竹里養在民間最後回到天宮的公主


製作一塊精美的拼布要花費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有這樣的作品擺在家裡做裝飾無疑是非常讓人羨慕的。日本老人如此熱愛做手藝的原因不光是他們喜愛和有時間,動手時大腦會得到良好的刺激,經常動手動腦的老人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老年性癡呆發生的機率,因此無論是家人還是醫生都鼓勵他們進行這項愛好。

提高自己的料理手藝無疑會讓所有家人都開心,於是有些老人選擇了學習料理。在日本有各種各樣的料理教室,針對不同的人群,教給人們各種料理的製作方法。西點烘培等受年輕女人們的歡迎,老人們則更傾向於學習健康的日本料理。


在中國的公園,早上總有很多老人打太極拳和跑步的身影,日本也同樣有很多愛運動的老人。除了熱愛登山、游泳、晨跑和夕跑的老人以外,高爾夫球、門球、網球等球技也很受青睞。


在中小型城市,一般人家都能住上一幢小房子,因此自己的院子就是一個很好的擺弄花草的小天地,院子漂亮與否就代表了這家的臉面。有地的人還可以自己種菜,無農藥,百分百安心,老人對孩子的疼愛就表現在精心擺弄好這塊地,把地裡出產的安心美味的大米、蔬菜等源源不斷地送給孩子家。


此外還有很多受老人熱愛的事情,比如樂器、橋牌、外語、電腦、攝影、舞蹈、音樂、茶道和插花等等五花八門。有些知識和技能很實用,有的可以陶冶性情,有的只是出於個人愛好。老人自己主動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不會對孩子指手畫腳,建議孩子去學什麼。不管別人看起來有用還是沒用,有自己的追求並且採取實際行動這一點就值得尊敬。


日本的老人和孩子一樣熱衷於學習樂器(圖為尤克里裡琴)

日本的老人比年輕人有錢有閒,但既不給要結婚的孩子買房子,也不管照顧孩子的孩子,看起來只顧著忙自己的小資生活,不似中國的老人“關心”自己的孩子。但是養育和教育孩子確實是父母的事情,老人幫助孩子過多,勢必會造成年輕父母心理以及經濟上的依賴,自己都沒有獨立何談教育孩子;老人過多插手孩子的家庭事務,勢必會由於接觸太密切而引起摩擦,引起教育權等等一系列爭端。日本老人忙著享受自己的生活,也是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延緩衰老,將來盡量少給孩子添麻煩。

其實這樣也對自己的父母更好~鼓勵他們多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吧!!

資料來源:http://goo.gl/SEKgT3

中國老人幫忙帶孩子超正常,但你看看日本的老人都在幹嘛?

在中國,老人幫忙帶孩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小區裡,幾個老人在一起邊拉家常邊看孩子。上下學時老人拎著孩子的書包負責接送。但是,日本老人不幫忙帶孩子,只是在年輕媽媽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幫一下忙,偶爾替她看一次孩子讓她休息或者出去放鬆一下,老人絕對不是育兒的主力。那日本的老人們都在幹什麼呢?

爸爸跟媽媽有什麼區別?答案真是太完美了!

看到這些是不是覺得很中肯呢XD!
話說我家老爸老媽就跟這個一模模又一樣樣,實在不能認同更多了

這十三種老人不適宜帶孩子,爸爸媽媽們慎重!

媽媽產後上班,然後將孩子交給家裡老人照顧,這是很多中國父母的育兒模式,但是,家裡老人真的勝任教育孩子的責任嗎?他們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做法,其實往往給孩子造成誤導,甚至將孩子引向了歧途。以下這些類型的老人不適宜幫你帶孩子,請爸爸媽媽們慎重:


1、迷信思想重

有一個奶奶,說自己的孫子命裡缺金,立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來塞到孩子的嘴裡了,三個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差點丟了性命;

還有一個奶奶,新得了孫子,高興極了。要按照「習俗」用錢給孩子洗澡。結果孩子皮膚嚴重過敏,渾身起大紅疙瘩,哭鬧個不止。就這情況下,奶奶還不覺得有何不妥。


2、強迫孩子吃飯

老的觀念是,孩子白胖才最好。老人也總希望孩子吃得很抱,所以習慣不停地喂,甚至追著喂。

有些孩子不想吃,老人就威迫利誘,用零食哄,用語言威脅「不吃我就讓警察抓走你」,用動畫片引誘……其實,越是強迫,孩子越排斥吃飯,而還造成孩子吃飯時吃零食、看電視的壞習慣。

媽媽,別在幼時把我太早的推開

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父母都要上班,帶小孩就成了一個問題。很多選擇交給爺爺奶奶帶,有的選擇請保姆帶,有的選擇早早的送進托兒所幼兒園進行託管。但是這些都是太早把孩子推開自己的懷抱,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愛才是他最需要的。有個視頻說的就是人生短短幾十年,孩子真正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是非常少的,非常感人。但反過來想,父母能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又何嘗不是少之又少,所以在孩子幼時,多給孩子些時間陪伴,別過早的將孩子推出你的懷抱,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和身心都是不利的。


寶寶太早送進幼兒園的危害:

寶寶一般是三歲入幼兒園,這時候基本上生活能自理了,比如自己吃飯、大小便、穿衣穿鞋子這些。即使自己不能做得很好,但是至少會叫老師幫忙了。所以幼兒園最好還是等孩子3歲後再送去。過早送去,孩子跟不上其他小朋友節奏,各方面也沒有自理能力,抵抗力也是最差的。這樣班上只要有一個孩子感冒,孩子就會被傳染。因為兩週歲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是最弱的,而幼兒園是一個公共場所,再好的幼兒園也不會像家裡一對一的照顧那麼好。年齡越小的孩子與父母的分離焦慮越強烈,這種情緒會影響孩子的進食,進而會影響孩子的抵抗力,就特別容易生病。而從心理角度分析的話,孩子也容易養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從孩子的身心健康考慮還是三歲比較好點。


交給老人帶壞處:

中國式的隔代親是很可怕的,老人容易溺愛和放縱孩子,許多老人家常會存在著一種補償心理,將自己年輕時無法給予子女的生活照顧,全數轉移投射在孫子女身上。而這種寵愛往往很容易變成毫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這容易導致寶寶過於「自我中心」,影響自我意識的發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老人容易會幫寶寶包辦一些事情,不讓寶寶自己動手做,這樣不易發展孩子的獨立能力,使他們一遇到困難就失去信心,只會叫喊著等別人來幫忙,不會嘗試、鍛鍊,只有哭鬧和發脾氣。另外,老人易受傳統思想的束縛,教育及養育觀念相對滯後,他們希望孩子乖巧、聽話,不善於運用科學的、有創造性的方式引導孩子。對於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現的「搗亂」、「破壞」等具有冒險和創新性的探究行為,總是急著加以阻止,這樣容易泯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容易使孩子難以形成友好交往和優良品質。
Blogger Widgets

☯ 非看不可 ☯